Mrli
别装作很努力,
因为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Contacts:
QQ博客园

ACM-树状数组和线段树

2020/09/12
Word count: 2,742 | Reading time: 12min

高性能问题:
Q:需求:(老板给你分了台2GHz单核,内存500M的服务器然后让你写程序)程序每秒会收到一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10万条命令,总共会有100万个仓库,每个仓库库存没有上限且可为负,库存初始为0。你需要在一秒内完成全部的命令,然后将查询结果按顺序得出后传回,命令如下:

  • Add i j,i和j为正整数,表示第i个仓库增加j个库存(j不超过220)
  • Sub i j,i和j为正整数,表示第i个仓库减少个库存(j不超过220)
  • Query i j,i和j为正整数,i<=j,表示询问第i到第个仓库的总库存;End 表示结束,这条命令在每组数据最后出现;

思路一:用array去存储每个仓库的容量,在查询时用循环取出(L,R)的总容量。此时Update为O(1),Query为O(N)

思路二:前缀数组和:在array1储存每个仓库容量的同时维护array2来记录前n个仓库的总容量,当计算某个区间的容量(L,R)可以通过s[R]-s[L-1]求出。此时Query为O(1),但Update为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3;
int arr[maxn];

int main(){
int n;
cin >> n;
int tmp;
cin >> tmp;
arr[1] = tmp;
for (int i = 2; i <= n; i++) {
cin >> tmp;
arr[i] = tmp + arr[i-1];
}
for (int i = 1; i <= n; i++) {
cout << arr[i] <<endl;
}
// 可以算出2-4的和
cout << arr[4] - arr[2-1] << endl;
return 0;
}

思路三:树状数组:Update和Query的时间复杂度进行折中后都为O(logN)

树状数组

又叫二叉索引树,最早是为了解决数据压缩里的累积频率问题,现多用来解决数组区间查询问题的数据结构,即高效解决数列的前缀和区间和问题。

low bit算法

核心: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个二进制数相加,原理:每一个数都有二进制表示,即所有数都可以表示成x个不同的2的幂之和。

做法:找到二进制最后低一位1表示的数。
代码:通过计算n&-n找到n最右边的1。

举个栗子:
Q: 6可以怎么计算得到呢?
A: 6==0110,i=110,通过lowbit可以拆分成两个数100+010=110

因此树状数组的维护更新过程如下:已知i=6
①S+= C[6]
②找到i最右边的1,即得到lowbit=(10)2=(2)10lowbit=(10)_{2}=(2)_{10}
③更新i:i=ilowbit=(0110)2(0010)2=(0100)2i'= i - lowbit = (0110)_{2}-(0010)_{2}=(0100)_{2},即i=62=(4)10i'=6-2=(4)_{10}
④S+= C[4]
⑤再继续找i最右边的1,即得到了lowbit=(100)2=(4)10lowbit=(100)_{2}=(4)_{10}
⑥更新i:i=ilowbit=(0100)2(0100)2=(0000)2i'= i - lowbit =(0100)_{2}-(0100)_{2}=(0000)_{2}
⑦此时i最右边无1(即全零为0),算法结束,即最终C[6]=C[4] + C[2]

计算步骤:

  1. 找到(n)2(n)_2最右边的1的数(n1)2(n1)_2
  2. 更新n=(n)2(n1)2n'=(n)_2 - (n1)_2
  3. 如果(n)2(n')_2还能找到1,那么重复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N = 1e6 + 5
arr = [0] * N
# 自底向上建树
def add(i, j):
'''
修改第i仓库Ci。但注意执行某个仓库的update操作,后面所有仓库都得更新
'''
while i <= N:
arr[i] += j
# 加上low bit位
i += i&-i

def sub(i, j):
add(i, -j)

def sum(i):
'''
通过Ci求出1-i仓库的总库存
S[6] = C[6] + C[4], 推导如下:
如果i=6,那么
ans += c[6] , i <- i-2 = 6-2 = 4,
ans += c[4] , i <- i-4 = 4-4 = 0
∴ans = c[6] + c[4] = A[6]+A[5]+A[4]+A[3]+A[2]+A[1]
'''
ans = 0
while i > 0:
ans += arr[i]
i -= i&(-i)
return ans


def query(i, j);
'''
查询某个区间的总库存,sum(i, j) = S(R) - S(L-1)
'''
return sum(j) - sum(i-1)

符号说明:

  1. Ai:第i个仓库的库存数

  2. Ci:所构建的数的第i个节点的值,C[i] = A[i-lowbit(i)+1] + …+A[i]

  3. Si:第1个仓库到第i个仓库库存数之和

  4. Ans(i,j):显然就等于SRSL1S_{R}-S_{L-1}

形式

一.从原数组A[],维护树状数组C[]

▲lowbit又叫子叶数,表示了有多少个A[]相加,C[i]表示从C[i] = A[i-lowbit(i)+1] + …+A[i] (<===>C[i] = A[i-2^x+1] + … + A[i]),

For Example: i=6

t2

t

参考:

树状数组——黑板讲解,NICE

树状数组算法——初步了解,有些点讲的并不那么纤细

t3

洛谷: P3374 【模板】树状数组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N 500000 + 5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N];

void add(int i, int k){
int index = i;
while (index<=N){
c[index] += k;
index += index&(-index);
}
}


int sum(int n){
int index = n;
int ans = 0;
while (index){
ans += c[index];
index -= index&(-index);
}
return ans;
}

int query(int l, int r){
return sum(r) - sum(l-1);
}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int n, m;
cin >> n >> m;
for (int i = 1; i <= n; ++i){
int val;
cin >> val;
add(i, val);
}
for (int i = 0; i < m; ++i){
int op;
int x, k;
cin >> op >> x >> k;
if (op==1) add(x, k);
else cout << query(x, k) << endl;
}
return 0;
}

线段树

在求解前缀和、区间和问题上,两者是没有差别的,并且树状数组的空间复杂度更低。但是线段树还有更多的功能,比如求取区间最大值。

完满二叉树(Full Binary Tree)
根据元素的下标进行划分
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区间的信息

特点:

  • 每个节点维护一个闭区间1,r的信息。
  • 根节点表示[1,n]的信息。如果1=r那就是叶子结点.
  • 如果1<r那就是内部节点,它有两个子节点[1,(1+r)/2],[(1+r)/2+1,r].

代码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更新
/*
用1表示根节点。
下标为x的点的左子节点下标为2x,右子节点2x+1。
用sum[x]表示x代表的区间里所有数的和。
对于叶子结点x,它代表[1,r](1=r),sum[x]=a[1]
*/
void update(int x){
// 更新某个节点X的值
sum[x]= sum[x*2] + sum[x*2+1];
}

// 构建, 自顶向下
/*
对于存储在i号位置的节点,它的左孩子存在2i号位置,右孩子2i+1号位置。
同时我们也不需要记录每个位置对应的区间,只要在递归的找这个点的时候边找边修改即可。
*/
void build(int 1,int r,int x){
if(l==r){ //叶子结点
sum[x]=a[1];
return;
}
int mid=(1+r)>〉1;
build(1,mid,x*2);
build(mid+1,r,x*2+1);
update(x);//更新信息
}

// 查询
/*
假设询问区间是[A,B],现在所在的节点表示的区间为[1,r]- 计算mid=(1+r)/2,左子节点的区间为[1,mid],右子节点的区间为[mid+1,r].
如果A<=mid,即询问区间与左子节点有重合,需要递归到左子节点。
如果B>=mid+1,即询问区间与右子节点有重合,需要递归到右子节点。
递归完之后,需要把两个孩子询问的结果加起来作为返回值。
*/
int query(int A,int B,int 1,int r,int x){
if(A<=1&&r<=B)
return sum[x];
int mid=(1+r)>>1,ans=0;
if(A<=mid)
ans+=query(A,B,1,mid,x*2);
if(mid<B)
ans+=query(A,B,mid+1,r,x*2+1);
return ans;
}
// 修改
/*
由于修改是对单个元素进行修改。
比如修改第i个元素。
我们先找到[i,i]所在的节点,然后修改它的sum,然后一路向上更新每个祖先的sum即可。
*/
int change(int pos,int v,int 1,int r,int x){
if( l==r){ //找到了要修改的叶子结点
sum[x]=v;
return;
}
int mid=(1+r)>>1;
if(pos<=mid)//pos在左子节点
change(pos,v,1,mid,x*2);
else
change(pos,v,mid+1,r,x*2+1);
update(x);//一定要加!因为这条路上的sum值发生了改变
}

性质

  • 节点数:假设线段树处理的数列长度为n,即根节点的区间为[1,n].那么结点数不超过2n个.因此线段树的空间复杂度是0(n)。是完满二叉树(Full Binary Tree),但一般申请4*n的空间大小
  • 深度:可以看作满二叉树,深度不超过log2(n-1)+1
  • 线段树能把区间上的任意一条长度为L的线段都分成不超过2*log(L)条线段。

注意:

  • 由于链表表示的内存是不连续的,且申请指针比较费时间,所以采用数组矩阵的形式存储。
  • 数组存储也有一点不好,因为线段树并不是真正的完全二叉树。
    最后一层可能很空。且空节点的数量可以达到2n个。
    因此维护长度为n的序列,用数组存线段树的话,最好要开到4*n的长度,才能保证数组不越界。

形式

线段树

例题:

Q:对于第i个数,我们要统计前面有多少个数大于a[i]。
对每个数都统计一遍加起来即是答案。
假设我们可以对[0,109]建一个线段树(实际上太大了)每次先查询[a[i]+1,109]的区间和,加入答案。

e.g.如果一个值为1,一个值为108,那么要开108大小

Solve: 10^9范围太大了,因此我们先要对n个数进行离散化。离散化的过程,就是对n个数进行排序,最小的数赋值为1第二小的赋值为2,以此类推,这样n个数的取值范围就在[1,n]中了。

e.g.上面的情况,将会把1–>1,10^8–>2,那么只要开长度为2的线段树就够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 离散化代码,假设对a[1,2...,n]进行离散化
int cnt=0;
for(int i=1;i<=n;i ++)
// 另外的数组存储
bin[++cnt]=a[i];
sort(bin+1,bin+n+1);
// 消重
cnt=unique(bin+1,bin+cnt+1)-bin-1;
for(inti=1;i<=n;i ++)
a[i]=lower_bound(bin+1,bin+cnt+1,a[i])-bin;

参考:

高中信息学竞赛线段树与树状数组——万门教育

SWPU-ACM每周算法讲堂-线段树入门(一)

Author: Mrli

Link: https://nymrli.top/2019/12/07/ACM-树状数组和线段树/

Copyright: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3.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

< PreviousPost
ACM-网络流
NextPost >
KM(Kuhn-Munkres)算法
CATALOG
  1. 1. 树状数组
    1. 1.1. low bit算法
    2. 1.2. 计算步骤:
    3. 1.3. 形式
    4. 1.4. 参考:
  2. 2. 线段树
    1. 2.1. 特点:
    2. 2.2. 代码实现
    3. 2.3. 性质
    4. 2.4.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