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核心:
- 主机
- 通信链路
- 交换网络
- 协议
多路复用
- 频分多路复用
- 时分多路复用
- 码分多路复用
- 波分多路复用
数据交换
- 电路交换(FDM,WDM,TDM,CDM)
- 报文交换(被废弃了)
-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
- 分组: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 统计多路复用
- 工作方式:存储与转发:
-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 区别:
报文交换以完整报文进行“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以较小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 报文:M bts
链路带宽(数据传输
速率):R bps
分组长度(大小):Lbits
跳步数:h
路由器数:n -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网络性能:
- 速率即数据率( data rate)或称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 bit rate)
- 单位时间(秒)传输信息(比特)量
- 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 单位:b/s(或bps)、kb/s、Mb/s、Gb/s
- k=103、M=106、G=109
- 带宽”( bandwidth)原本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 网络的“带宽”通常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bps)
- 常用的带宽单位
kb/s (103 b/s)
Mb/s (106 b/s)
Gb/s (109 b/s)
Tb/s(1012b/s)
- Q:分组交换为什么会发生丢包和时延?
A:分组在路由器缓存中排队
令分组到达速率超出输出链路容量时- 四种分组延迟
- 结点处理延迟
- 排队延迟
- 传输延迟
- 传播延迟(光纤影响的是这个时间)
- 车队例子: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HIT-154005?tid=1463162470#/learn/content?type=detail&id=1240421270&cid=1261896474
-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四种分组延迟
- 分组丢包:
- 队列缓存容量有限
- 分组到达已满队列将被丢弃(即丢包)
- 丢弃分组可能由前序结点或源重发(也可能不重发)
- 吞吐量表示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送数据速率(b/s)
- 即时吞吐量:给定时刻的速率
-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率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许多组成部分
- 主机( hosts)
- 路由器( routers)
- 各种链路(inks)
- 应用( applications)
- 协议( protocols)
- 硬件、软件
计算机网络结构
Q:是否存在一种系统结构有效描述网络?
Q:利用什么样的结构?
Q:至少用于讨论网络?
A:分层结构, 每次每层完成一种(类)特定服务/功能:每层依赖底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层内动作完成相应功能
-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 network architecture)是分层结构
-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完成本层功能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体系结构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层次及其关系的定义
-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
-
Q:为什么采用分层结构
- 结构清晰,有利于识别复杂系统的部件及其关系
- 模块化的分层易于系统更新、维护
- 任何一层服务实现的改变对于系统其它层都是透明的。例如,登机过程的改变并不影响航空系统的其它部分(层)
- 有利于标准化
-
基本概念: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数据率
比特同步:时钟同步
传输模式
数据链路层功能
流量控制( Flow control)
避免淹没接收端
差错控制( Error control)
检测并重传损坏或丢失帧,并避免重复帧
访问(接入)控制( Access control
网络层:
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 packet)交付
可能穿越多个网络
逻辑寻址( Logical addressing)
全局唯一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
P地址
路由( Routing)
路由器(或网关)互连网络,并路由分组至最终目的主机
路径选择
分组转发
传输层功能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连接控制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会话层功能
对话控制
同步( synchronization)
表示层
数据表示转化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附录
采用分组转发的优缺点:
- 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也必然少得多。
- 简化了存储管理。因为分组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
- 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
- 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合适些。
缺点:
- 尽管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少,但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而且其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
- 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一样,每个分组都要加上源、目的地址和分组编号等信息,使传送的信息量大约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 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若采用虚电路服务,虽无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Q:SMTP 是一种TCP协议支持的提供可靠且有效 电子邮件 传输的 应用层 协议。
Q: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取决通信子网。
Q:关于Ip首部最大长度(60)和最小长度(20)
Author: Mrli
Link: https://nymrli.top/2021/10/15/ZJU开学摸底考试——计算机网络复习/
Copyright: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3.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