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li
别装作很努力,
因为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Contacts:
QQ博客园

Lets learn 设计模式

2020/12/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Word count: 3,980 | Reading time: 13min

《研磨设计模式》和《设计模式就该这样学:基于经典框架源码和真实业务场景》的读书笔记

设计模式是什么?

模式:从字面上理解,模,就是模型、模板的意思;式,就是方式、方法的意思。综合起来,所谓模式就是:可以作为模型或模板的方式或方法。再简单点说就是可以用来作为样板的方式或方法,类似于大家所熟悉的范例。

所以设计模式就是设计方面的模板,具体定义为:是指在软件开发中,经过验证的,用于解决在特定环境下、重复出现的、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每个设计模式的构成如下:

1、模式名称:模式的一个好记的名字

2、环境和问题:描述在什么环境下,出现什么特定的问题

3、解决方案:描述如何解决问题

4、效果:描述应用模式后的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设计模式分类:

为了缩小范围,我们仅讨论Java设计模式,也就是GoF著作中的23种设计模式,对于这23种设计模式,GoF把它们分为三类。

  •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对象实例化过程,用来帮助创建对象的实例。
    • 简单工厂模式
    • 单例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 生成器模式
    • 原型模式
  •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组合类和对象以获得更大的结构。
    • 外观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代理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 装饰模式
    • 桥接模式
  • 行为型模式:描述算法和对象间职责的分配。
    • 中介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命令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模板模式
    • 策略模式
    • 状态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 责任链模式
    • 访问者模式

设计模式就该这样学:基于经典框架源码和真实业务场景》中提到了新的设计模式:

  • 对象池模式
  • 规格模式
  • 空对象模式
  • 雇工模式

JAVA中的面向接口编程

1.Java中接口的概念

在Java中接口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类,跟一般的抽象类相比,接口里面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接口里面的所有属性都是常量。也就是说,接口里面只有方法定义而没有任何方法实现。

2.接口用来干什么

通常用接口来定义实现类的外观,也就是实现类的行为定义,用来约束实现类的行为。接口就相当于一份契约,根据外部应用需要的功能,约定了实现类应该要实现的功能,但是具体的实现类除了实现接口约定的功能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其他一些功能,这是允许的,也就是说实现类的功能包含但不仅限于接口约束的功能。
通过使用接口,可以实现不相关类的相同行为,而不需考虑这些类之间的层次关系,接口就是实现类对外的外观。

3.接口的思想

根据接口的作用和用途,浓缩下来,接口的思想就是“封装隔离”
通常提到的封装是指对数据的封装,但是这里的封装是指“对被隔离体的行为的封装”,或者是“对被隔离体的职责的封装”;而隔离指的是外部调用和内部实现,外部调用只能通过接口进行调用,外部调用是不知道内部具体实现的,也就是说外部调用和内部实现是被接口隔离开的。

4.使用接口的好处

由于外部调用和内部实现被接口隔离开了,那么只要接口不变,内部实现的变化就不会影响到外部应用,从而使得系统更灵活,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这也就是所谓“接口是系统可插拔性的保证”这句话的意思。

5.接口和抽象类的选择

既然接口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类,那么在开发中,何时选用接口?何时选用抽象类呢?
对于它们的选择,在开发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总结两句话给大家:

  • 优先选用接口
  • 在既要定义子类的行为,又要为子类提供公共的功能时应选择抽象类。

设计原则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有很多原则,这些原则大多从思想层面给我们指出了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正确方向,是我们进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时应该尽力遵守的准则。而设计模式已经是针对某个场景下某些问题的某个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这些设计原则是思想上的指导,而设计模式实现上的手段,因此设计模式也应该遵守这些原则,换句话说,设计模式就是这些设计原则的一些具体体现。

常见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SOLID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所谓单一职责原则,指的是,一个类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总体来说就是一个class、interface、method只负责一项职责。
这里变化的原因就是所说的“职责”,如果一个类有多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类有多个职责,再进一步说,就是把多个职责耦合在一起了。
这会造成职责的相互影响,可能一个职责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职责的实现,甚至引起其他职责随着变化,这种设计是很脆弱的。
这个原则看起来是最简单和最好理解的,但是实际上是很难完全做到的,难点在于如何区分“职责”。这是个没有标准量化的东西,哪些算职责、到底这个职责有多大的粒度、这个职责如何细化等。因此,在实际开发中,这个原则也是最容易违反的

▲一句话总结:一个类只干一件事,从而便于立即额,提高代码可读性

开放-关闭原则OCP(Open-Closed Principle)

所谓开放-关闭原则,指的是,一个类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一般也被简称为开闭原则,开闭原则是设计中非常核心的一个原则。

OCP的核心思想是面对抽象编程,强调用抽象构建框架,用实现拓展细节,从而额提高软件系统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开闭原则要求的是,类的行为是可以扩展的,而且是在不修改已有代码的情况下进行扩展,也不必改动已有的源代码或者二进制代码。
看起来好像是矛盾的,怎么样才能实现呢?
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就在于合理地抽象、分离出变化与不变化的部分,为变化的部分预留下可扩展的方式,比如,钩子方法或是动态组合对象等。

这个原则看起来也很简单。但事实上,一个系统要全部做到遵守开闭原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这个必要。适度的抽象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使其可扩展、可维护,但是过度地抽象,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应该在需要改变的地方应用开闭原则就可以了,而不用到处使用,从而陷入过度设计。

▲一句话总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从而降低维护带来的新风险

里氏替换原则LSP(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所谓里氏替换原则,指的是,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父类型。这很明显是一种多态的使用情况,它可以避免在多态的应用中,出现某些隐蔽的错误。

这条原则的定义是比较抽象的,可以理解为

  1. 一个软件实体如果使用一个父类,则一定适用于其子类,即要求所有引用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子类对象,子类能够代替父类对象,而程序逻辑不变。
  2. 子类可以拓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根据这个理解,我们可以将DIP定义总结如下:
    1. 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
    2. 子类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3. 当子类的方法重载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入参)要比父类的更宽松
    4. 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方法时(重写、重载或实现抽象方法),方法的后置条件(输出、返回值)要比父类的更严格或相等

▲一句话总结:子类重写方法功能改变,不应该影响父类方法的含义,从而防止继承泛滥

依赖倒置原则DIP(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所谓依赖倒置原则,指的是,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类。要做到依赖倒置,典型的应该做到:

  •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 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具体实现,具体实现应该依赖于抽象。

很多人觉得,层次化调用的时候,应该是高层调用“底层所拥有的接口”,这是一种典型的误解。事实上,一般高层模块包含对业务功能的处理和业务策略选择,应该被重用,是高层模块去影响底层的具体实现。
因此,这个底层的接口应该是由高层提出的,然后由底层实现的。也就是说底层的接口的所有权在高层模块,因此是一种所有权的倒置。
倒置接口所有权,这就是著名的Hollywood(好莱坞)原则:不要找我们,我们会联系你。

一句话总结:高层不应该依赖底层,从而更利用代码结构的省级扩展

接口隔离原则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指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不需要的接口对客户来说不可见)。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的注意点为:

  • 一个雷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接口上
  • 建立单一接口,不要建立庞大臃肿的接口
  • 尽量细化接口,接口中的方法越少越好(适量少)

这些“高聚合、低耦合”要求的设计思想,使得类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所谓接口隔离原则,指的是,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他们不用的方法。
这个原则用来处理那些比较“庞大”的接口,这种接口通常会有较多的操作声明,涉及到很多的职责。客户在使用这样的接口的时候,通常会有很多他不需要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客户来讲,就是一种接口污染,相当于强迫用户在一大堆“垃圾方法”中去寻找他需要的方法。
因此,这样的接口应该被分离,应该按照不同的客户需要来分离成为针对客户的接口。这样的接口中,只包含客户需要的操作声明,这样既方便了客户的使用,也可以避免因误用接口而导致的错误。

分离接口的方式,除了直接进行代码分离之外,还可以使用委托来分离接口,在能够支持多重继承的语言中,还可以采用多重继承的方式进行分离。

▲一句话总结:一个接口只干一件事,从而功能解耦,高聚合、低耦合


demo:针对动物Animal接口,显然需要将飞的、游的隔离开,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动物的行为来设计不同的接口。

ISP

其他一些设计原则

最少知道原则LKP(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迪米特原则LoD

指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强调之和朋友交流、不和陌生人说话,出现在成员变量、方法的输入、输出参数中的类可以被称为成员朋友类,出现在方法体内部的类不属于朋友类。

这个原则用来指导我们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对象之间的交互,对象只和自己的朋友谈话,也就是只和自己的朋友交互,从而松散类之间的耦合。通过松散类之间的耦合来降低类之间的相互依赖,这样在修改系统的某一个部分的时候,就不会影响其他的部分,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

那么究竟哪些对象才能被当作朋友呢?最少知识原则提供了一些指导。

  • 当前对象本身。
  • 通过方法的参数传递进来的对象。
  • 当前对象所创建的对象。——成员变量
  • 当前对象的实例变量所引用的对象。——成员变量
  • 方法内所创建或实例化的对象。 —> ???

请注意!!!1-5条的意思是,如果某对象是调用其他方法的返回结果,不要调用该对象的方法!即要求我们只调用以下范围的方法:

(1)该对象本身;
(2)被当作方法的参数而传递进来的对象;
(3)此方法所创建或实例化的任何对象;
(4)对象的任何组件;

总之,最少知识原则要求我们的方法调用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界限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对象的依赖关系。

▲一句话总结: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从而减少代码臃肿

合成复用原则

尽量使用对象组合或对象聚合的方式来实现代码复用,而不是继承关系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

▲一句话总结:尽量使用组合实现代码复用而不是用继承,从而降低代码耦合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则,还有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原则,比如:

  • 面向接口编程;
  • 优先使用组合,而非继承。

当然也还有很多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原则,比如:

  • 一个类需要的数据应该隐藏在类的内部;
  • 类之间应该零耦合,或者只有传导耦合,换句话说,类之间要么没有关系,要么只使用另一个类的接口提供的操作;
  • 在水平方向上尽可能统一地分布系统功能;

附录

Github图说设计模式: https://design-patterns.readthedocs.io/zh_CN/latest/creational_patterns/simple_factory.html

设计模式就该这么学:以微信订阅号来讲观察者模式(第三篇)

观察者模式实际应用:监听线程,意外退出线程后自动重启

Author: Mrli

Link: https://nymrli.top/2020/12/03/Lets-learn-设计模式/

Copyright: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3.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

< PreviousPost
理解科学计算(numpy,pytorch)中的dim参数
NextPost >
玩玩油猴脚本Tampermonkey
CATALOG
  1. 1. 设计模式是什么?
    1. 1.1. 每个设计模式的构成如下:
  2. 2. 设计模式分类:
  3. 3. JAVA中的面向接口编程
    1. 3.1. 1.Java中接口的概念
    2. 3.2. 2.接口用来干什么
    3. 3.3. 3.接口的思想
    4. 3.4. 4.使用接口的好处
    5. 3.5. 5.接口和抽象类的选择
  4. 4. 设计原则
    1. 4.1. 常见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SOLID原则
      1. 4.1.1. 单一职责原则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2. 4.1.2. 开放-关闭原则OCP(Open-Closed Principle)
      3. 4.1.3. 里氏替换原则LSP(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4. 4.1.4. 依赖倒置原则DIP(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5. 4.1.5. 接口隔离原则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2. 4.2. 其他一些设计原则
      1. 4.2.1. 最少知道原则LKP(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迪米特原则LoD
      2. 4.2.2. 合成复用原则
  • 附录